亲爱的市民朋友们:
盛夏将至,阳气鼎盛,正是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黄金时节!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神志病科精心筹备的2025年三伏灸治疗即将拉开帷幕,诚邀您把握这一年一度的养生良机,借助天时,温通经络,扶助阳气,为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!
千年智慧:三伏灸的起源
三伏灸疗法源远流长,其理论根基源于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的养生理念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在三伏天(一年中最热、阳气最旺的时段)时,人体腠理开泄,气血趋于体表。此时选用辛温走窜、温经通络的中药(如白芥子、细辛、甘遂、生姜等)制成药膏,敷贴于特定穴位,药物渗透力最强,能最大程度地激发经气、驱逐潜伏于体内的寒邪湿气,振奋阳气,从而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、加重的虚寒性疾病。它是中医“天人相应”整体观和“治未病”思想的杰出体现。
心神同调:三伏灸在情志疾病中的作用
在精神心理领域,中医认为许多情志疾病(如焦虑、抑郁、失眠、心神不宁、慢性疲劳、躯体化障碍等)的发生与阳气不足、心脾两虚、肝郁气滞、痰浊内扰等因素密切相关。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,阳气虚弱则心神失养,易致情绪低落、精力不济、畏寒怕冷。
我院中医神志病科开展的三伏灸治疗,特别针对情志疾病的特点,精准选穴(如心俞、脾俞、肾俞、膻中、神门、涌泉等),其核心作用在于:
1. 温补阳气,振奋心神: 驱散体内寒气,补益脾肾之阳,为心神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,改善情绪低落、萎靡不振、畏寒肢冷。
2. 疏通经络,调畅气机: 疏通督脉、膀胱经及心经、肝经等关键经络,化解气滞血瘀、肝郁气结,缓解焦虑、烦躁、胸闷胁胀。
3. 健脾化痰,宁心安神: 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减少痰湿内生对心神的干扰,改善睡眠质量,减轻多思多虑、头重如裹。
4. 固本培元,增强抗病力: 整体提升人体正气(免疫力),改善体质,减少情志疾病在寒冷季节的复发或加重。
5. 身心同治,标本兼顾: 外治法安全便捷,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负担,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或对药物敏感的患者,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有力补充。
把握天时:2025年三伏灸最佳治疗时间
伏前灸:7月10日农历六月十六 (星期四)
初伏灸:7月20日农历六月廿六 (星期日)
中伏灸:7月30日农历闰六月初六 (星期三)
末伏灸:8月0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 (星期六)
加强灸:8月19日农历闰六月廿六 (星期二)
